【通知公告】我局近期将对门户网站进行集约化升级改造,此访问地址为测试地址,如有不便,敬请谅解,有疑问请致电:0755-82511648
www.38-365365.com2018年工作计划
来源:www.38-365365.com 更新时间:2018年1月4日

  (一)工作思路

  2018年市气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和深圳的使命,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新征程上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的要求,认真分析新时代气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围绕市民美好生活对更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的新需求,以特区气象人的使命与担当,责任与作为,落实优化探测体系、升级短临预报产品、预警直通工地等民生实事,着力实现五个转变:公共服务从追求服务产品、渠道数量转向让市民真正享受到气象现代化成果的民生气象;业务体系从基于气象要素的常规预警预报转向建立基于风险影响的安全气象;科技创新从以部门全包揽转向搭建平台吸引科研院所、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科技气象;服务领域从以气象衍生灾害行业为重心转向生态文明、海洋中心城市、海绵城市等多领域融合的资源气象;管理运行从单一化、局限性转向将业务、服务和管理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的法治气象。

  (二)主要目标

  切实提升新时代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2018年气象现代化整体实力和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全省第一,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保持全省第一:

  1.实现全市10+1个区街道落地自动气象站覆盖率100%。

  2.气象灾害预警水平达国内一流——灾害性天气预警平均时效由75分钟提升至78分钟。

  3.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覆盖13类渠道,其中短信定向发布精细到区。

  4.自动站监测气象信息2分钟到市民。

  5.易燃易爆场所等478家防雷重点单位一年两次安全排查和督促整改覆盖率100%。

  (三)工作任务

  1.补短板、优服务

  在做好2018年重大转折性、关键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补短板、优服务:

  再造流程。建立基于风险影响的决策气象服务,增加台风、暴雨、年景风险指数预报以及洪水等衍生风险预报。开展城市生命线气候风险脆弱性评估,为深圳生命线运行保障提供决策支撑。气象灾害预警平均时效达78分钟。

  智慧防灾。搭建城市安全气象决策辅助系统、市级防灾协同化平台及移动端,因地制宜升级区级协同化平台,实现智慧中枢、四级联动、随身而动,从而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运行提供信息化支撑。构建气象敏感行业融合大数据平台,形成气象影响与行业风险融合的图层,提升“应急一张图”在防灾决策指挥中的可用性。

  智能服务。通过两微一端品牌升级、基于位置的雷电戒备服务、智能客服系统建设等,进行用户大数据的深入挖掘,构建自适应用户使用习惯和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为台风暴雨监测预报服务提供三维可视化产品。突发事件预警短信实现精细到街道的定向发布,时效提至分钟量级。

  气候服务中心。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等,开展城市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从规避气候风险、优化气候环境的角度提出决策建议。做好 “一带一路”的气象服务,为深圳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保障;按照“10+1”要求,从气象探测加密升级、防灾机制无缝衔接两方面做好深汕合作区气象保障。

  加强监管。以落实中国气象局防雷监管标准体系为抓手、以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为载体,优化防雷安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以组织编制“云轨”雷电防护标准为契机规范雷电风险高且无防雷标准、需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的服务流程。加大气象行政处罚力度,重点对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和无资质或者超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违法行为实行顶格处罚。

  2.固基础、强保障

  打造国内一流气候观象台。对标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观象台业务体系和野外观测基地建设要求,超前达到广东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对气象观测站网的考核指标。再造探测、气候、天文等业务流程,优化观测业务布局和气候业务服务机制,站点密度由4×4公里提升到3×3公里,为市民提供“家门口”式的精细实时气象监测信息。

  全面启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精度由现有的1公里提升到250米;探索双偏振雷达深港澳组网试验服务,信号处理与数据质量接轨国际标准;引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高分辨率的降水估测产品,为市民提供精细服务。

  “双中心+两朵云”投入使用。建设广东省气象数据深圳备份中心、深圳气象超算中心,数据存储容量扩至3PB,计算能力达400万亿次以上。气象公有云与私有云投入运行,实现气象信息30秒到预报员,2分钟到市民。

  打造新一代智慧气象天文科普。建成数字化、声光电相结合、智能化的气象+天文的综合科普体系,开启线上传播+线下体验的气象科普新时代,全面展示气象现代化科技实力,通过双向科普互动,让市民感受气象科技的魅力同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3.推改革、破难题

  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构建面向服务机构的实时气象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完善“智慧气象”应用创新平台,强化创赛成果应用,以平台集聚合力,以创赛扩大影响,培育和组织社会力量,在气象科普、社会化观测、专业气象服务、气象信息广泛传播等领域形成社会化新体制,充分发挥社会的创新主体作用,实现气象服务供给重构。

  持续气象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动力为目标,结合近年气象改革和职能转变成果,全面梳理局层面和处室层面的职能、岗位设置,提升依法行政效率。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围绕中国气象局业务体系改革的任务要求,优化单位职能和业务架构,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落实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依靠深圳科技创新活力优势,建立以政府引导、行业主导、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技创新与共享生态圈,通过政策、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围绕行业主管部门的核心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建立高效的成果转化和评价机制。

  4.促合作、聚合力

  深化国际气象合作。进一步深化与世界气象组织、欧洲中心、美国、港澳等的合作,力争将深圳气象科技纳入中美大气科技合作双边计划,融入世界气象组织的气象科技交流布局;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合作开展多源数据融合,拓展数据服务领域。联合世界气象组织相关机构,在深组织国际性南海热带气旋学术交流会,提升台风预警预报能力。

  加强气象行业合作,引入知名气象专家到深圳指导把关关键气象服务、引领技术人才队伍发展;引进和改造国家级业务单位产品资源,向市民推出基于风云四号卫星资料的临近预报、综合气候服务、全媒体气象影视等服务产品。

  优化与本地社会资源的合作,利用腾讯、广电集团等的渠道优势,拓展气象新成果覆盖面,优化服务体验度;利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哈工大、阿里等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探索台风暴雨精准预报技术革新和智能化公共服务产品研发。

  5.抓创新、激活力

  聚焦质量有提升。围绕台风暴雨监测预报服务,重点引进集成人工智能短时融合预报技术、高时空分辨率卫星资料处理与分析、风险影响预警技术等,建立分灾种智能预报方法,风云四号卫星对台风暴雨监测精度由1公里提高到500米,气象雷达数据处理时间由现有的5分钟缩短至3分钟内,台风暴雨预警质量提高1-2%,0-3小时短时强降水预报准确率提升超过5%。

  协同创新有突破。着力推进以技术、法制、机制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围绕中国气象局提出的“三大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高分辨率资料同化、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方面有3-4项核心技术成果。抓好以法治保障为依托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出台政府规章《深圳市台风暴雨高级别预警响应规定》,全面细化和完善高级别预警下的四级联动、社会响应。推进“互联网+”气象服务、预警联动、社会监管和内部管理机制创新。

  科技载体新探索。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编制和加入中美大气科技合作双边计划等机遇,借助国际、粤港澳不同体制机制的气象创新合作,继续探索建立机制灵活的高层次气象创新载体,为我市气象科技水平提升提供实体动力。

  6.强党建、提效率

  从严规范党组织生活。全面落实党建责任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到全年工作中,与气象事业发展有机结合,引导干部职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铸造新气象。

  打造党建服务园地。积极推进“党建+标准”,建立气象党群服务中心,完善服务阵地功能设置,使党建活动、为民服务等功能向党群服务中心集聚整合,建立局党组成员带头轮班值守、各支部党员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

  全力做好人才服务。结合全市聘用制公务员政策创新及雇员制度改革等契机,用好我市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各项政策,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关怀人才成长,为人才干事创业争取合法合规的福利保障。

  健全监督长效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局机关纪委监督职能,围绕局重点工作和落实巡察整改工作,实行“检查”与“自查”相结合,加大制度执行和工作落实的督促检查力度,持续改进作风和防范廉政风险。

  加强气象文化建设。依托构建“大党建”格局,发挥工青妇作用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岗位能手”、“服务尖兵”、“优秀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以实际工作业绩践行“准确、及时、创新、奉献”新时期气象精神,争创省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