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中的毒箭上,究竟是什么毒,为什么非要刮骨才能疗?

关羽中的毒箭上,究竟是什么毒,为什么非要刮骨才能疗?

大家能确定这毒箭是曹仁麾下的弓弩手射的,三国迷们也知道,曹仁这厮善放毒箭,除了这次射伤关羽,他还曾经射伤过周瑜。

赤壁之战后,曹操率败军残部北还,当时把曹仁留下做为镇守南郡的主将。东吴乘胜扩张地盘,都督周瑜率军来攻,双方几番对战,曹仁诈败诱敌,周瑜率兵追来,被诱入了瓮城,曹军埋伏在城上的弓弩手万箭齐发,周瑜慌忙退兵,但躲闪不及,“被一弩箭正射中左肋”,翻身落马,被部下救走。回营后,军医弟周瑜疗伤,“将金疮药敷掩疮口,疼不可当,饮食俱废”,因“此箭头上有毒,急切不能痊可”。

咱们总结一下中箭伤者所表现出来的几个症状:

1.病人“疼不可当,饮食俱废”

2.伤口“急切不能痊可”

3.伤处“青肿,不能运动”

4.“疮又不痊”

根据以上的症状,华佗得出的结论是:箭头上喂有“乌头之药”。

啥是乌头呢?这在医典上是记载的,汉朝《淮南子》一书中说“天下之凶者,莫凶于鸡毒”,说的就是乌头。乌头是一种剧毒的植物,侧根被称为“附子”,病人中毒后,先兴奋后抑制,伤处的感觉神经和横纹肌会受到麻痹。医典上的记录与《三国演义》书中对周瑜、关羽中箭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完全一致的。

乌头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湖南、湖北、云南、贵州一带的山野树林中,这些地方的猎人采回来取汁涂在箭头上用来射击猎物,“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曹仁驻守的南郡、樊城正是这种植物生长的地方,由此可见,曹军弓弩手箭头上所涂的正是这种乌头之毒。

关羽离城太近,中箭的深度应该是伤到了骨骼,如果不能彻底清理毒素,仍然难保不会复发,所以华佗为他刮骨疗毒,将深入骨骼的毒素也清理干净。

也有朋友会注意到,除了曹仁擅长发射毒箭,其实蜀军中也有人很擅长使用毒箭,他就是诸葛亮。真是没有想到,风度翩翩,文质彬彬的丞相,居然也这么狠。

诸葛亮率大军南征孟获,兵至三江城下,赵云和魏延领兵攻城,朵思大王率军士们在城头用连弩进行射击,“一弩齐发十矢,箭头上皆用毒药。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烂,见五脏而死”,蜀军大败。

讲到这里,大家都能想到了,原来“诸葛连驽”其实并非是诸葛亮首先发明的,而是他南征获胜后缴获了这种连弩,然后进行仿造改进而制成的,并向有关部门申请了专利。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无功,五丈原归天之前,将连弩的制作技术和兵书《武侯遗书》传给了姜维。姜维后来在阳平关之战中使用过这种连驽毒箭。

姜维领兵回至阳平关,被司马师拦截。司马师率军追到城下,遭到城两边百余张连弩的伏击,“一弩发十矢,皆是药箭”,“连人带马射死不知其数”。

那么诸葛亮所制连弩的箭毒与曹仁所用的箭毒是一样的吗?其实诸葛连弩所用的是另外一种毒。

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敌人中了诸葛连弩的箭毒后,“皮肉皆烂,见五脏而死”,看来这种箭毒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我们分析,既然诸葛亮是从南征时期从蛮族那里汲取的技术,说明这种毒是产自于云南彝族人所居住的山林。根据文献记载,在山林中的彝族人擅长用蛇毒和蜂毒涂在箭头上,被射中的猎物伤口会出现肌肤腐坏和溃烂。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确定,曹仁手下弓弩手箭上所喂的毒是由乌头制成的植物毒素,敌人中箭后毒性发作较慢,若能及时治疗,还有可能生还痊愈;而诸葛亮用的的箭毒是由蛇毒和蜂毒制成的动物毒素,毒性更强,发作更快,中箭者往往还来不及治疗就一命呜呼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养生推荐

【新机】1399起 魅蓝20价格公布 水滴屏+国产5G芯
体育365真正官网下载

【新机】1399起 魅蓝20价格公布 水滴屏+国产5G芯

📅 09-28 👁️ 6480
考B2驾照要花多少钱?在哪考最便宜?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

考B2驾照要花多少钱?在哪考最便宜?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 07-27 👁️ 3838
腾讯课堂视频批量下载
office365企业邮箱设置

腾讯课堂视频批量下载

📅 10-11 👁️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