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平面图
圆明园平面图(局部)
皇子读书的地点在上书房。故宫内的上书房在乾清宫左侧,圆明园内的上书房在洞天深处,紧邻勤政亲贤皇帝办公处。上书房设立在此方便皇帝几暇时来检查皇子们的学习。但是,宫内的上书房虽然离皇宫乾清宫、养心殿较近,但离宫外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较远。有的皇子、皇孙没有住在紫禁城里,“诸位阿哥皆每天走三四里,然后至上书房读书。下午读完书,又走三四里,然后回家。若冬天有走六七里者。皇子、皇孙皆大半如是”。可见皇子们的上学路途也是很遥远的。
圆明园四十景图之洞天深处
圆明园四十景图之勤政亲贤
上课时间
时间
地点
任务
寅时(3—5点)
上书房
复习昨日的功课
卯时(5—7点)
上书房
授读的师傅赶到
申时(15—17点)
上书房
放学
许多师傅家住外城,要很早就起床,特别是冬天,很辛苦。师傅到上书房之后,皇子相揖行礼,师傅相揖回敬。随后开始一天的学习。
师资力量
皇子学习,重在选师,一般由皇帝亲定学识渊博的翰林、大学士担任师傅,如梁诗正、朱凤标等人。皇子老师中的汉人师傅,主要教授儒家经典。满人师傅称谙达——内谙达教满文和蒙古文,外谙达教弓箭、骑射技艺。
学习内容
1.满洲语文,蒙古语文,汉语文;
2.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等;
3.骑马射箭,后来加火枪;
4.文化知识,史部、子部、集部的书;
5.作诗;
6.书法等。
皇子在上书房读书,嘉庆帝、道光帝都有回忆:
嘉庆
予六岁入学,习经书,十三学诗,十七属文。
予自六岁入上书房,受诵经史。在上书房三十余年,无日不与诗书相砥砺。
道光
习武课在上书房的阶下,设为习射之所。皇帝政事之暇,便呼皇子、王子习射。诸师傅善射者也参与,优秀者赐帛或赐翎枝,以为常课。教习骑射的师傅,每早先在上书房等候,俟读者至,即教拉弓,各屋依次,教毕退出。
然后蒙古谙达教蒙古话,接着满谙达教满文及翻译。三项谙达见了皇子要长跪请安,称奴才。见外府读书的王、贝勒等单跪请安。蒙古谙达站立教授,满洲谙达坐着教授。
学习纪律
上书房的教学纪律,非常严格:
1.皇子读书要正襟危坐;
2.暑天上课时,不准挥扇;
3.读书者每日至下午歇息不过一两次,每次不过一刻,仍须师傅批准;
4.早、晚餐均送到书房下屋。如届时功课未完,或罚背书、罚写字,待师傅准去吃饭后才许去;
5.每年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万寿(皇上的生日)及本人的生日这几天放假,一共5天。
我们可以看到,清代皇子读书入学年龄早、学习时间长、规矩严、课程多。正是由于皇子们受到了良好的和严格的教育、训练,所以在他们长大之后,无论是在学识、能力,还是在意志、毅力方面,都是十分优秀的,因此清代前中期出现的盛世状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来源:圆明园遗址公园 ID:yuanmingyuanpark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及“圈阅”公众号观点。 文中所用图片来源于原微信号及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即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